北京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参与“国培”项目的综合性高校,一贯重视基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研究与教师培训工作的实践探索。早在2009年,北京大学就率先承办“国培计划——高中语文学科及初中语文学科培训者研修班”,并于2010年获得教育部首批“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资质。多年来,北京大学一直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以“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凸显北大特色、促进学员成长”为己任,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师资优势和平台优势,圆满完成了上百个“国培计划”项目,培训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逾85万人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及学前教育共计32个学科。在实施“国培”项目时,北京大学始终秉持“课好,培训就好”的工作理念,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抓手,以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为追求,整合全校各个教学院系的优质专家资源和力量,联合全国各地优秀的一线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开展课程设计、资源建设、教学指导等各项工作,建设了一系列以姜伯驹、温儒敏、程郁缀、曹文轩等教授为代表的高水平名师名课,积累了涵盖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品牌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北大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北大特色,赢得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多门课程入选教育部“国培”资源库推荐课程目录,同时也在参训学员间产生良好口碑。在“国培”实施十周年的特殊阶段,对北京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对未来“国培”以及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国培”起步阶段,对于课程建设的要求较为“泛化”,以优质培训课程资源聚集为指向,如2010年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中提到“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并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国培计划”培训课程资源征集、遴选、推荐活动的通知》,引导和鼓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出版部门开发、建设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国培”培训资源库,以提高教师培训质量。随着国培进入发展阶段,开始走向“规范化”,2012年专门出台了《“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要求培训项目要依此标准,并结合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校长专业标准等国家标准进行课程设计、研制,促使课程资源建设走向标准化、系统化。之后,伴随“国培”发展日渐成熟,对于课程资源建设的要求更加“多元化”,除了自上而下的预设性课程建设,同时强调自下而上的生成性资源建设,如2013年《“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管理办法》中提到“加工、利用生成性资源”,同时开通了“国培”生成性课程资源平台,发挥“国培”生成性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飞速发展,“国培”开始将信息技术这一时代要素纳入课程建设中来,2014年国培项目办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课程研制提供了依据,“国培”课程第一次进入“主题化”建设。之后,“国培”课程建设的走向日渐“精细化”:2015年起的“国培”实施文件,对培训内容做出明确要求,除学科专业培训课程的建设外,还指导了乡村培训课程、师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统文化课程等专题课程的建设方向,要求分层、分类、分科设计培训课程;2017年始陆续推出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各学科课程标准,逐步建立分类、分岗、分科、分层设计的递进式、连续式、完整性的培训课程;2020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出台《“国培计划”有关项目实施指南》,对11类项目给出具体指导意见,包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培训资源既有来自上层专家设计与制作,也要有培训过程中的生成与沉淀,更要引导、激发一线参训教师在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产生有效资源,促进参训教师在生成资源的过程中成长、进步。根据“国培”培训指南、培训课程标准,结合培训需求征集课程资源、在培训过程中生成课程资源、集中专家力量开发课程资源、协同培训机构共享课程资源、体现自身特色定制课程资源。利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汇聚各地、各层级角色开发的课程资源,包括一线参训教师自行开发的优质资源和优秀成果,通过多标准评价、多阶段累积评价,对不同形式的课程资源进行动态的发展性评价和周期性管理,支持和鼓励各层级资源建设者持续输出、优化资源,根据一线教师使用评价,实现优质课程脱颖而出,形成择优、用优、评优、促优的课程发展良性生态圈。同时,将优质资源的进一步开放与共享,将扩大资源的使用效益,不断探索优质课程资源辐射更多基层教师,也是北京大学等综合大学应有的责任担当。